以原錢江晚報體育部為主力架構的潮新聞體育團隊,有著光榮的歷史。從1987年的創(chuàng)刊號起,“社會新聞多,體育新聞多”就寫進了《錢江晚報》的宣傳語。當時浙江還是體育小省,但是錢江晚報體育新聞的老前輩已經(jīng)破局織網(wǎng),使得體育報道成為那個時期報紙最鮮明的亮點之一。
過去十年,媒體行業(yè)風云激蕩,體育新聞是受沖擊較大的垂直領域之一,能夠保留成建制體育報道團隊的媒體已大規(guī)模減少。而潮新聞體育團隊能夠繼續(xù)蓬勃發(fā)展,離不開團隊之內(nèi)有豐富知識和采編經(jīng)驗的資深記者對新人的傳承和引領。
在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潮新聞體育團隊的四位寶藏前輩——他們是原錢江晚報副總編輯、總監(jiān)康凱、報紙編輯中心的方時列,教科體中心的吳鵬和伊志剛。
或許剪輯視頻有點慢、抖音小紅書看得少、很多網(wǎng)紅叫不出名,但是他們“越老越潮”,以多年練就的敏銳洞察力、專業(yè)嚴謹?shù)穆殬I(yè)精神、成熟且不乏個性的寫作風格,被年輕同事們視為學習標桿。作為進入浙報集團工作才兩年的媒體新人,我有幸參加了2024年巴黎奧運會前方報道,更有幸從前輩們身上收獲良多。
康凱:這根定海神針,讓人心安
康凱采訪2000年悉尼奧運會
在我眼中,康凱老師稱得上一本體育知識的“百科全書”。
體育,在新聞報道領域需要極高的專業(yè)度。繁雜的項目、迭代的運動員,還有多如繁星的數(shù)據(jù)。想要報道不出錯,一點都馬虎不得。
而對于已經(jīng)在體育領域深耕三十多年的康老師來說,各種體育數(shù)據(jù)在他腦海中記得就像搜索引擎一樣準確。巴黎奧運會期間,已退居二線的他披掛上陣,坐鎮(zhèn)后方大本營。據(jù)后方同事描述,康老師就像一枚定海神針,有他把關,就有讓人心安的魔力。
這本“百科全書”里沒有“小眾”兩個字,即便那些冷門項目,他亦了如指掌。比如,射擊項目所用的手槍分為氣手槍和小口徑運動手槍,體育記者有時也一下子分不清兩種手槍在奧運會中的使用場景,但康老師只要看一眼,就能指出稿件中出現(xiàn)的差錯。
除了專業(yè),讓年輕一輩為之感動的還有那份熱愛。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開始第一次跑大賽,巴黎奧運會應該是康老師職業(yè)生涯的最后一屆綜合性賽事,晚上看版面,白天跟同事們討論選題,巴黎奧運期間幾乎無休,他將自己對體育的那份熱愛傾注于每個版面、每篇稿件,對每個標題進行精雕細琢……
當潘展樂在100米自由泳項目以46秒40打破世界紀錄奪冠后,隨之誕生的還有《地上博爾特 水中潘展樂》這個《錢江晚報》頭版標題。據(jù)康老師說,之所以取這個標題,一是基于體育新聞的價值判斷,能夠在自由泳百米項目中大幅度打破世界紀錄并與第二名拉開1.08秒,這樣的表現(xiàn)給人的震撼不亞于當年博爾特在陸地上百米跑出9秒58;二是基于文字考慮,“特”和“樂”正好押韻,讓標題朗朗上口,能夠有更廣的傳播度。
昔日背著傳真機到處采訪,如今進入全媒體深度融合,康凱見證了體育報道的風云變遷。最近他將對體育報道的觀察和思考寫成論文《當前體育報道創(chuàng)新的理念、原則和抓手》,在2024年第八期《中國記者》雜志上進行了發(fā)表分享。
方時列:不干體育了,傳說還在
報紙編輯中心的方時列雖然已經(jīng)離開體育部多年,但體育部一直有他的傳說,即便是像我一樣的體育部新人,都對他多有耳聞。
他寫的文章用詞生動,文風輕靈,以至于后來離開體育部后,還有讀者打電話來報社詢問他的去向;還聽說他當體育記者時思路開闊,很會找角度,他從男排隊員訓練日記著手寫的稿子,如今仍會在談版會上作為優(yōu)秀案例被提起。
方老師“潮”的一面在于離開體育報道20多年了,依然要刷存在感。比如巴黎奧運會期間,他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發(fā)表了好幾篇關于奧運的文章。作為資深文青,方老師平時喜歡文史哲類內(nèi)容,所以經(jīng)常會在概念上糾結。這回他公眾號里的一篇文章就開始糾結“體育精神”和“奧運精神”這兩個概念。“奧運會和體育,是兩個概念,奧運會是項社會活動,是人類行為的總結性的呈現(xiàn),體育有體育精神,奧運會有奧運會精神,這不一樣?!彼@樣寫道。在我看來,這份“糾結”和“較真”雖然有點干澀,卻是新聞人不可或缺的品質(zhì)。
對體育領域的持續(xù)關注和思考也讓如今身為編輯的方老師對體育方面的選題保持靈敏嗅覺。
杭州亞運會田徑比賽男子百米決賽打響前,方老師給身在“大蓮花”比賽現(xiàn)場的前方記者點了個題:無論謝震業(yè)奪冠與否,都可以著重寫寫——因為如果僅以跑出第幾名的結果來判斷這個人物是否值得書寫,這樣的新聞價值取向太過狹隘。
也正是受此啟發(fā),跟蹤謝震業(yè)長達13年的伊志剛以運動員從未甘于平凡,而是一直在努力爬坡,為每個0.01秒的微小進步而奮斗為角度,寫成了一篇2000字通訊《一生爬坡,只為0.01秒》。這篇文章后來被評價為“以記者的專業(yè)度,寫出了競技體育中值得被弘揚的一種追求”。
吳鵬:七賢論道,將歷史寫進體育
如果讓我推薦一個體育部“最能打”的金字招牌,那必須是吳鵬的評論專欄《七賢論道》。“七賢”是吳老師的筆名,而他也被大家尊稱為“七大師”。
不論你喜不喜歡體育,懂不懂體育,《七賢論道》都是個不容錯過的專欄。因為在“七大師”筆下,體育評論從不只寫體育。文采斐然之外,時不時引經(jīng)據(jù)典,也不乏讓人噗嗤一笑的網(wǎng)絡爆梗,有時則恰如其分地引用歌詞。寫巴黎奧運會印度代表團的心情,他用“我曾經(jīng)豪情萬丈,歸來卻空空的行囊”兩句老歌詞形容;寫中國男足的過去,他覺得就像作家王小波說的老牛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寫龍舟,他將九百多年前范仲淹任職杭州時辦的西湖龍舟賽描繪得生動詳盡……
有人說,記者寫稿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自己的文風,不用看署名,讀上幾段就能猜到出自誰人之筆,“七大師”便是這其中翹楚。如何練就?看看他的辦公桌便知,歷史系畢業(yè)的“七大師”至今仍然每天堅持閱讀,辦公桌上擺著《呂氏春秋》《道德經(jīng)》《全元曲》《唐詩雜論》等書籍,還時不時要和同事們進行一番學術討論。
“七大師”的另一個堅持是鍛煉,只要條件允許,健身房每天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部門里的伙伴們說,沒見過“七大師”曾經(jīng)在年會上表演節(jié)目時露的一身腱子肉,也是一種可惜。
或許正是這樣的堅持,讓“七大師”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將歷史寫進體育,將體育寫出風味。這種風味,值得細品。
伊志剛:終身學習,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
在巴黎奧運會開幕式終點采訪的伊志剛
終身學習的精神和態(tài)度,在這幾位“潮人”身上都能看到。人稱“黑師傅”的伊志剛是這四位中最年輕也是最趕時髦的。52歲的他去年開始學西班牙語,用的是年輕人中風靡的APP“多鄰國”。
“黑師傅”的辦公桌上放著各類體育雜志,對田徑特感興趣的他能細數(shù)很多項目的運動員、世界紀錄、全國紀錄?!昂趲煾怠边@幾年眼睛不太好,但這不妨礙學習,他專門買了個放大鏡放在手邊。
2008年采訪北京奧運會,2012年采訪倫敦奧運會……今年的巴黎奧運會,“黑師傅”再次披掛上陣,奔赴前方。整理運動員資料,聯(lián)系運動隊提前采訪,到全國各地采訪比賽,準備工作從距離奧運會開幕半年前就開始了。
在巴黎的三周,“黑師傅”幾乎每天早出晚歸,奔忙于各個場館之間。問他累不累,他說怎么不累,但是累得值得。而且他有個特殊本領,就是能利用碎片時間睡覺“充電”。轉車的十幾分鐘他也能打個盹,車到站前自動醒來,下車后又精神抖擻地干活了。這種即插即用的“充電寶”體質(zhì),“黑師傅”自己也很得意,認為是當體育記者的一種天賦。從杭州到巴黎14個小時的航程,他下飛機后幾乎不用倒時差就與巴黎時間無縫銜接。飲食上也不挑剔,三周吃一樣的食物照樣有滋有味,用他的話說:“能吃能睡能干活,這是體育記者的必備素質(zhì)。”
在同一個領域深耕二三十年,埋頭做好一件事,他們甘于寂寞,卻又不甘于平庸,將體育新聞從業(yè)者的職業(yè)精神一代代傳承。同在一家報社的年輕人,身邊能有這樣一群寶藏前輩以身作則、傾囊相授,是一件多么幸運的事情。